MoneyDJ新聞 2016-05-26 記者 郭妍希 報導

太陽能看來雖是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的最佳解決方案,但太陽能面板將陽光轉換為電能的效率卻經常遭人詬病。事實上,若想供應一個美國家庭一天所需,得使用4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板才能產生足夠電力。

不過,麻省理工學院(MIT)最近對蒐集太陽能的方式有了最新突破,可將太陽能板的發電量提高一倍,又不會嚴重拉高成本,未來太陽能全面普及的日子指日可待!

20160526-A01   

BGR.com、TechCrunch等外電25日報導,MIT科學家本週在《Nature Energy》期刊發表最新論文,文中闡述最新科技,可減少太陽能板所浪費的熱能,大幅提升太陽能熱光伏裝置(solar thermophotovoltaic device, STPV)的發電效率。

一般來說,太陽能電池會把陽光轉為電能,並將電力輸送到儲存裝置,而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只會無謂的發散掉,相當浪費。科學家為了減少熱能的浪費,已經研究數年之久。

MIT研究員如今終於有了重大突破,那就是在太陽能電池中加裝熱能吸收層、並將之轉換為光線,然後再把這束光線以正確的波長反射給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吸收。如此一來,太陽能板的發電量就有機會提高一倍之多。

目前這項新科技只曾在實驗室小範圍使用,因此下一步將是如何商業化,讓更多人受惠。

其實,在致力部屬太陽能、風力發電的德國,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多到不行,在狀態好的時候,商業用戶不但用電免費、甚至還有錢可拿!

新聞網站Quartz.com 5月10日報導,德國週日(5月8日)的陽光、風力供應豐沛,使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創下歷史高,大約在當天下午1點左右,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以及生質能發電廠的發電量共計高達55GW(十億瓦),一口氣供應87%的耗電量(當時為63GW)。有趣的是,週日當天有好幾個小時電價甚至由正轉負,也就是說,商業用戶在用電之際還可跟發電廠拿錢。

挪威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REC Solar執行長Steve O`Neil也指出,油價雖然便宜,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如今已壓低到與化石燃料不相上下,這會帶動產業起飛,去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額就達化石燃料的兩倍之多。

CNBC 3月31日報導,O`Neil在接受專訪時表示,太陽能發電成本已降至與化石燃料相同的水平(Grid-Parity)、甚至還更低,因此全球各地都對太陽能出現廣泛需求,該公司去年看到的需求就明顯成長了30%,預估未來5年還會繼續成長15-25%,其中15%會來自亞太地區,以中國大陸、印度的需求為最,而印度每年的太陽能安裝量總有一天會超越日本。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昱晟科技 的頭像
    昱晟科技

    昱晟科技有限公司

    昱晟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