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4-09 中國時報【呂紹煒】

上周四,曾是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廠商的德國Q-Cells申請破產,這是半年來至少第七起歐美太陽能製造廠的破產倒閉。曾被認為讓全球脫離「石化本位」體系,尋求乾淨、永續能源的太陽能發電,在脫離政府補貼後,顯然走入黑暗期。

這半年來,歐美太陽能大廠如遭瘟疫,從去年八月美國的Evergreen破產開始,幾乎每個月都有廠商倒閉消息傳出。美、德的ECD、 Solar Millennium、SOLON……,一直到這次的Q-Cells─一家曾被視為終究會成為德國權值股、前景最看好的企業,也破產倒閉為止。

 

     太陽能發電最大的問題是:傳統「石化本位」供應的電價仍「不夠高」,因此,太陽能發電的「市場價值」仍不夠。過去多年能快速發展,主要是 仰賴政府高額的補貼,鼓勵企業與民眾安裝。德國就是這樣把再生能源發電比重拉到近二成。高額的補貼,讓廠商有利可圖,歐美因此拉拔起國內的太陽能產業,但同時也吸引亞洲國家開始大力投入。

     結果二○○八年金融海嘯後,又接踵而來歐債危機,歐美各國無一例外面臨政府財政緊縮壓力,太陽能發電的補貼不斷被砍,歐美廠商更面臨亞洲 新興廠商的強力競爭。結果就是近半年的破產倒閉潮,亞洲國家(包括兩岸)的太陽能廠商雖然也陷入困境,從去年年初的樂觀、預期可海賺一個資本額,到下半年 紛紛降財測、全年虧損,廠商都咬著牙根死撐,但至少還存活著。歐美大廠原本成本就高於亞洲廠商,更缺乏亞洲企業的靈活彈性,雙重打擊下只能奏起哀歌。

     由這些例子來看,太陽能的市場成熟度仍不夠,其發電成本仍遠高於傳統方式數倍,因此只能藉著政府大力補助購買與安裝成本來推廣,抽去政府補貼後,其市場接受度不足的缺點就顯露無遺。太陽能發電如果要能持續推廣,為多數民眾接受,顯然不能只靠「作環保、作功德」的口號,同時也離不開政府補貼─差別只在多寡而已。

     長期來看,即使不談環保的偉大理想,但現行的「石化本位」體系的能源與技術體系,價格趨 勢一定往上;在技術進步與普及度提高後,太陽能成本也會降低。傳統發電方式的電價與太陽能發電價格的差距越小,太陽能發電的市場性就越高,太陽能發電終究 會彰顯其價值─當然,它要能撐到那個時代來臨,不要價值尚未彰顯就「身先死」。但這之間的價格與時間落差,終究還是要政府以政策扶植業者、補貼消費者。

     以此觀點再來看政府之前的凍漲電價、補貼電費,確實是個糟糕的政策。一來,政府人為的壓低電價,反而讓其它再生能源(當然包括太陽能發 電)的市場性難以成長;二來,花了數百上千億元去補貼現有用電戶,但卻純粹是一種「消費性補貼」─用完就啥都沒有。同樣這筆錢拿去補貼太陽能發電用戶,既 可為此明日產業注入強心針、加強及加速其發展,二來對節能減碳、提升環保有幫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昱晟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